阅读历史 |

第 218 章(1 / 2)

加入书签

察哈台道:“我马上就去。”

楚儿道:“我随你一起去!”

我低声道:“这次主要是陪同绿珠前往奔丧,你去并没有必要,再者说宣城经历此次疫情,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候,我想让你留下帮我管好这个摊子。”

楚儿幽然道:“绿珠毕竟年纪幼小,我恐怕她对你会照顾不周。”

我笑着摇了摇头道:“难道你还以为我需要别人照顾吗?”

夜色深沉,诸葛小怜独自坐在雪野之上仰望星空,我悄然来到他的身后,学着他的样子仰首望向夜空。

我微笑道:“诸葛先生给我的两本星相书我都看了,可是怎么仍旧不得其门而入?”

诸葛小怜的唇角泛起一丝微笑:“其实每个人生来便不同,有人适合统帅千军,而有人适合冲锋陷阵,公子的智慧并没有放在这种地方。”

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诸葛先生夜观天象,感觉我此行的凶吉如何呢?”

诸葛小怜道:“公子的星位,小怜已经看不出了。”

“哦?”我饶有兴趣道。

诸葛小怜转过头望向我道:“公子既然决定做的事情,无论前方凶吉如何,你都会去做,而且最后的结果都会向大吉转化,帝王星位的璀璨已经足以摧跨任何的凶兆,小怜又岂可妄自推断,徒增公子烦恼呢?”

我哈哈大笑:“你话中的含义我已经听出来了,这次我的北胡之行看来仍有风险。”

诸葛小怜道:“其实天象的分析,必须和现实的形势相结合,从中才可以得出接近事实的推断。即便是我的师傅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也不能仅凭天象便推断出未来大势的发展。”

我点了点头道:“诸葛先生此言甚得我心。”

诸葛小怜道:“公子此次前往北胡并不仅仅是因为奔丧这么简单。”

我微笑道:“按照礼节,我身为北胡的驸马也应该前往吊丧,不过……我这次去的确还有一个目的。”

诸葛小怜道:“公子可否说的再明白一些呢?”

我低声道:“拓跋醇照想和我结盟。”

诸葛小怜道:“公子是指你和拓跋醇照之间的联盟还是大康和北胡之间的联盟。”

我微笑道:“自然是前者。”

诸葛小怜道:“公子以为时机到了吗?”

我再雪地上踱了两步,猛然回过头来,目光炯炯盯住诸葛小怜道:“沈驰临死之前曾经给我一个建议,立足宣城拓展西疆,开始我以为他在害我,可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他的建议可行。”

诸葛小怜道:“公子想挑起对西方三国的战争?”

我微笑道:“的确有这个打算,不过并不是现在。我现在首要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等到一切稳定之后,再图谋对西方列国的战争,我会在近几年内将我的势力重心向西移动。”

诸葛小怜道:“所以进一步稳固和北胡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蔚为重要,公子此行的目的便在与此。”

我点了点头道:“只有确保我没有后顾之忧,我才能够全心全意地向西拓展版图。”

诸葛小怜不无忧虑道:“利益在前,拓跋醇照难道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吗?”

我仰望夜空道:“拓跋醇照的确是个天生的领袖,他洞察形势苏能力并不在我之下。我和他早晚都会有一战,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123章 悲伤

翌日午后,拓跋绿珠从宣城赶到了绿海原,自从闻知了父汗的死讯,她便始终处于极度的悲伤中。

此次前往北胡,我除了让雅克当向导以外,还带上了阿东、突藉、狼刺、腾多尔,还有五百名训练有素的武士随行。

从绿海原前往乌库苏城,要比上次我取道阴山路途平坦的多。我知道绿珠现在是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于是弃马乘车,尽可能多一些时间陪在绿珠的身边。

绿珠一双美目哭得有些红肿,拓跋寿缮向来对她疼爱有加,绿珠也一直期待能有一日回去和家人团聚,没想到上次的远嫁,便成永别。

我搂住她的香肩劝慰道:“生死乃上天注定,任何人都躲不过这一天,你也不必太过悲伤了。”

绿珠含泪道:“我……连父汗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我是不是太过不孝?”

我轻声道:“父汗在天有灵会庇佑你一生平安,他如此疼爱你,一定不会埋怨你。”

绿珠扑入我的怀中大声哭泣起来。

也许是精神太过虚弱,绿珠终于躺在我的怀中沉沉睡去,我为她除去蛮靴,为她盖上羊皮褥子。

车外狂风呼啸,我掀开车帘望去,却见空中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花,由于风力迅猛,雪花飞速向后滑去,形成一道亮银色的斜线。

突藉纵马来到我的车边,他的胡须眉毛全都被雪花染成了银白色,微笑道:“主人,此次我从宣城来的时候,采雪姑娘专门让我将这个木匣给你!”他将手中的木匣从车窗处递了进来。

我打开木匣,却见里面放着两张薄薄的人皮面具,心中顿时一阵温暖。采雪为我考虑的相当周到,生恐我在北胡遇到什么危险,带上这两张人皮面具,定然便于脱身。冷静下来,却觉得采雪的身世越发的神秘,她表现出的能力越来越像一个江湖中人,她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秘密?为何不愿向我吐露?

突藉道:“主人还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我看了看车外渐渐昏暗的天空,低声道:“天色快要黑了,你去告诉雅克,在附近找一个能够躲避风雪的地方暂时歇息一下。”

我们继续前行五里左右,在一片古堡的废墟前停下,北胡和大康之间这种建筑极为常见,多数都是当年战火频繁的时候修建的防御工事,后来随着两国边界的不断变化,很多工事便废弃了,慢慢被风沙侵蚀成为废墟。

我们扎营的地方便是一座烽火台,整座烽火台以沙石砌成,边角处已经塌陷多处,不过仍旧能够躲避风雪。

我们在烽火台四周扎起营帐,突藉让人将我的营帐扎在烽火台内,依靠烽火台的围墙,可以阻挡凛冽的寒风。

我小心地将绿珠抱入帐中,炉火早已生好,帐内温暖如春,我轻轻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吻了一记,这才走出了帐外。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