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2 / 2)
对于这门婚事,方霸天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明教这一年来变化很大,当他们蜷伏在光明顶上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什么好争的,故此谁做教主都无所谓,因为明教教义的缘故,教主和平常教众的待遇差别不大。
自从百年前明教教众被迫撤退到光明顶之后,度过了一段极其艰难困苦的日子,方氏一族之所以能够一直成为明教教主,除了在武学上占据优势之外,没有利益之争是最为关键的原因。
此时明教教徒走出了光明顶,占据了西夏的一半领地,有了利益便有了纷争,明教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保守派,支持教主方霸天,一派是改革派,支持光明左使娄师道,毕竟这西夏国的一半领地是娄左使争取来的。
娄师道想要建立自己理想中政教合一的国度,在某些观念上难免和保守派有冲突,何况一旦建立了国家,就牵扯到谁当家,谁来做皇帝的问题,想要彻底贯彻自己的理念,不掌权那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随着明教教徒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两派的纷争从暗处逐渐走向了明处,作为明教教主,方霸天自然不愿意放权,他要削弱娄师道在明教中的影响力,所以才派他的儿子方光明坐镇西平府主持大局。
如今他身受重伤,怕是有人会借机**,若是方光明和曲非烟结合,桃花岛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靠山,那些**的人绝不愿意面对一位绝世高手的怒火,只要再过些年,方光明将乾坤大挪移练到第四层便大局定了。
杨康来到西平府的时候正赶上方霸天宣布方光明和曲非烟的婚事,并派人到桃花岛送信,皇帝陛下从灵安寺怅然归来,和娄师道秘密会面,商议如何把蒙古大军赶出西夏国的事宜,不过在此之前要先解决明教内部的问题。
娄师道对眼下的局势一清二楚,方霸天的打算他也明白,作为一个想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智者而言,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西夏作为试点,尝试以明教的教义为基础建立一个制度相对比较宽松的国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就是大同世界,或者称为理想国,在后世也叫做乌托邦,他和耶律楚材虽说都信奉儒家学说,不过偏重的方向不同,娄师道走得更远些,更加的理想主义,这和明教的教义有关,他把儒家的大同思想和明教的人人平等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然而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娄师道的想法有些匪夷所思了,他虽然没有否定皇权,却削弱了皇权的控制力,这是很难容于这个时代的思想,他之所以愿意跟着杨康,是因为杨康偶尔会说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话语,比如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之类的,这让娄师道觉得这位皇帝陛下和他有着共同的理想。
明教此时正处在关键时期,是继续走第二十五代教主方腊的老路,还是建立一个理想的新国度,光明左使犹豫不决,他要么向方霸天低头,要么取而代之,成为明教的新教主,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娄师道对明教感情甚深,不愿意看到明教内讧和分裂,然而没有痛苦便没有光明,为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他不得不痛下决心,杨康对娄师道建立什么国度兴趣不大,他的目的是把明教掌握到自己人手中,让西夏成为抵抗蒙古的前线。
两人商议之后,打算趁着方光明和曲非烟结亲之时动手,那时候明教高手将会从光明顶倾巢而出,齐聚西平府,为一对新人贺喜,只要使用杨康研制出的毒药便可以把明教高手一网打尽,彻底整合明教的资源。
为了理想,从而不择手段,这便是枭雄。
和娄师道分开之后,皇帝陛下漫步在西平府内,此时的西平府变化很大,街道上没有了华丽的马车和来往巡视的军士,更多的是平民百姓,旧有的贵族阶层被清除一空,新的贵族阶层还没有兴起,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喧嚣,显得平静了很多。
这是一座正处在阵痛中的城市。
杨康突然有了一个预感,或许娄师道会在这里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也说不定。
第四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杨康离开了西平府,前往西夏国的都城中兴府。
皇帝陛下并不想过度参与明教内部的事务,这次大清洗被定义为明教内部的党派纷争,和外界的势力无关,明教是一个相对封闭和排外的宗教组织,若是被明教中人发觉有其他势力的插手,恐怕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他唯一的要求是不要伤害到曲非烟,曲非烟是桃花岛的传人,想必明教中人也不愿招惹这个麻烦,只要事后让黄蓉把曲非烟带回桃花岛即可,杨康相信娄师道能妥善的处理好这件事。
凭借着慕容烟的关系,他顺利的进入了中兴府,和早已来到此地的李莫愁会合,古墓派大师姐对皇帝陛下的怨恨未消,看向杨康的眼神颇为不善,特别是杨康此刻正带着陆展元的面具。
“陆展元呢?”李莫愁冷冷的问道。
“正在大牢里受折磨呢。”皇帝陛下心情愉悦的答道,“作为一个探子,不仅没尽到自己的职责,还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是不是应该受到惩罚?说起来这其中还有公主殿下的一份功劳。”
“你……”李莫愁指着杨康,一脸愤慨。
眼看双方一见面就要闹僵,慕容烟赶忙阻止了二人,询问起李莫愁这些日子的进展,古墓派大师姐按照慕容烟的交代一路奔波来到西夏国,联络上对李承祯忠心之人,了解到哥哥的最新境况。
自从对蒙古妥协之后,李承祯成了西夏国的傀儡皇帝,还有一班原西夏国的大臣,表面上维持着一个皇朝的模样,实际上这些人不过是混日子罢了,西夏国的所有政令皆是出自蒙古人之手,随着蒙古对西夏统治的加强,已经有废除西夏皇室的打算,把西夏国并入蒙古国的版图。
西夏皇帝李承祯这三年来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这是在迷惑蒙古人,蒙古人不愿意看到一个励精图治,发奋自强的傀儡皇帝,同时他也是在放纵自己,处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下,若是还不能发泄一下的话怕是会像他的前任那样忧虑惊悸而死。
习惯正是这样慢慢养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