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6 章(2 / 2)
到了这时候,老黄总算是停下来了脚步,他自己当初设定的一个大概的规划现在已经基本做到了,除了在东北三省收购的有点少之外,基本上现在全国各地的合资都已经布局了,接着就轮到了他施展资本金融玩儿家手段的时候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那些当初写信去中央的老干部们纷纷不干了。他们惊讶的看到了这罪魁祸首、大汉奸黄鸿年居然尼玛还活的好好的,这还能行?当时,他们这些老干部们一个个怒发冲冠的又写文章上中央去骂。大部分的人都是批评中央这样不行,对于这种汉奸、工贼、走资派分子,那就应该判刑进行社会在教育!而还有少部分的老干部那都直接写信上去骂那些背后帮着黄鸿年撑腰的干部们是卖国贼,是要被记在历史书上骂一万年的!
对于这种可爱的老干部的骂声,中央的人也只能装着听不见,哪怕是朱老总当初答应柯达收购案的时候,他本人那都收到过几十封老干部来信,人家那都指名道姓的骂他是卖国贼呢!这种事情能怎么办?总不能去抓人家吧?只能左耳朵进右耳多出当成没听见呗!
而在这个时候,一则奇怪的报道从全州市发了出来。这是一片采访,是一个叫做《全州日报》的报纸采访全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们的采访。这篇文章里面,那些跟黄鸿年合作的领导干部们,却是从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地方,给予了黄鸿年一个舆论上的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二二章 不是收购是嫁接
这个奇怪的报道在《全州日报》上发表了,很快国内其他地方的媒体都转载了这篇文章,甚至贾鸿渐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那是全州市委市政府一个站队表态的文章,是完全支持、但是从一个奇怪的角度支持黄鸿年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面,在这次和黄鸿年的中策集团合资的过程中,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中也有人刚开始疑惑,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黄鸿年先生跟别人的不同,到了最后,我们党政5套班子领导干部全部赞成跟黄鸿年的中策集团合资。这其中有一些事情不得不说——在签订了意向协议之后,黄鸿年先生看着我们市内没有足够的会计师进行审计,便自己花钱从港港外聘了一个班底的会计师来帮着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进行统计四十余家的国企。但是这个外聘的会计师团队,并不是直接向黄鸿年先生负责,而是全权向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负责!
在接下来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市委市政府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现象。某个厂家的厂长接到了业务不在厂里生产,却私下送给小舅子开设的乡镇企业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却直接挂着国企的商标,这样的产品发给了客户之后,产生的问题都是国企背着,而乡镇企业赚钱,不用说,赚的钱里面分了很大一部分给国企的厂长。
甚至不止是好合同留给了小舅子,甚至是连进口的好机器,在用了一两年之后,国有企业的厂长都能昧着良心硬把这个机器【报废】,以废铁价格出售给自己家小舅子的乡镇企业,然后再向上级要求拨款购买最新的外国先进设备!这样在体制内流失国有资产的现象简直是触目惊心!甚至不少国企里面还因为经营不善,而有职工偷盗企业资产等现象,如果说将企业跟黄鸿年先生的中策集团进行合资是流失国有资产的话,那么如果合资保留在体制内的国有资产流失可能会更加严重!”
全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们说得这个事情。其实那是相当的真实,甚至就是这个年代的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了!这种事情要是放到21世纪的网络舆论监督时代,那什么天价茅台的事情简直就是芝麻粒一样小的事情了!
其实这个事情说白了,那也就是贾鸿渐曾经提到过的国企领导人收入的问题——这玩意儿跟大锅饭、人民公社其实本质上一样。如果干好干坏都是这点收成的话,那么有节操有职业道德的人可能会老老实实的,但是那些心术稍微有点不正的,就很可能走偏了,就偷奸耍滑甚至偷东西了!只不过,工业领域那是没办法跟农业领域一样采取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因为承包田地荒山。那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行,成本很低。但是国有工业这怎么承包?国家投入几百几千万,这要租出去,得出多少钱才能承包?到时候能承包敢承包的,肯定都是一点工业经营经验的人,要么就是捞偏门出来的,要么就是各种二代,要么就是玩儿金融投机出来的。这帮人有几个会老老实实发展的?
全州的领导们在说了这事儿之后,又开始摆事实讲道理的例举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了——“全州市原定41家市属直营国有企业与中策合资,其中三家因为技术性原因协商推出合资谈判。另外有两家企业因为产品、工艺重复,合并为一家,因此最后实际参加合资的企业一共37家。这37家企业里面,大部分是小型加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非常不理想。37家企业中有13家是长年亏损企业,年亏损总额合计911万元。盈利企业一共22家,但是其中年盈利总额超过百万元的只有3家!其他19家仅为微利保本企业!”
“甚至,在多次外资合资谈判中。外国企业均不愿接手的退休职工退休金、医疗保健等等事项以及可能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中策公司都丝毫不介意的愿意接手。我市37家预定合资的企业中,超过5000人的企业三家,超过1000人的企业15家,总计离退休人员为一万一千五百零三人,预计未来可能下岗人员为2500…3000人的规模。中策公司黄鸿年先生愿意按照均价2000美元一个人,也就是平均一个人一万六千元买断工龄的费用,合理安排相应员工下岗。并且中策公司还愿出资一百万元与我全州市委市政府合资建立爱心企业,运营上沪模式的爱心帮帮车早点摊位,协助下岗职工重新再就业……”
总的一篇文章看下来,全州市委市政府的人完全没有提到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甚至连一些经济层面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但是就是这样摆事实讲道理罗列数据的讲述了一番具体的事情!这篇文章一出来,当时就让贾鸿渐觉得这全州有聪明人——看看人家站队的文章,这可真是李福菊——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种文章那只是说细节说执行的问题,说黄鸿年处理事情处理的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