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2 / 2)
这就是从这一周开始,李小风不再背汉语拼母与英语音标,数学也不再是简单的加减除,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他一口气就消灭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课本,第十一周时,他顺利地通过期末考试,成功升为二年级。
第十二与十三周时,别的孩童还在忙着期中考试,李小风已经开始转向略比深奥的线性和诗词鉴赏,二年级的课程,他并没有停留太久,只是用了二个星期就结束了早已经是感官疲惫的课本。这次考试,不再是出题,而是全程的笔记检查与作业批改,当级主任放下那三本翻得泛黄的笔记本时,李小风已经与同年级三位同学应邀参加了全市小学生知识竞赛。
学校已经说了,二年级不用考试,只需参加小学生知识竞赛并获胜。
竞赛的举办点是在市都会的少年宫里,来自全市五十八间小学六十五支小队整齐地排列在少年宫的四周。人群中的李小风很显眼,他的出现引起了其他学校老师的语言攻击。
大家说,他不是孩童,没有资格参加!
其中攻击得最激烈的是第二小学的参赛老师,他们校里的小神童在上一场小学生古诗词背诵中以高超的记忆力挫败了整整二十五间学校的竞争选手!
胜利在握,嚣张的气焰在膨…胀,二小的老师目中无人,对李小风发起了最厉害的语言攻击。
年轻的级主任反驳,对方立即冷笑:“这么大的男孩还读书?笑死我了,该不会是智障儿吧?”
群孩年少,都笑了,顿时少年宫里一片喧哗。
年轻级主任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她向李小风投去安慰的目光,却发现他紧紧地捏着手,目光变得坚定,突然间,他站了起来,一步步地向讲台走去。
那一刻,少年宫安静了下来,众人疑惑地望向李小风。可下一秒,他们都是一怔,只见李小风举起了麦克风,当场就将小学生参赛的80首古诗词背诵了出来。
时而婉约凄恻,时而豪迈气壮,时而郎郎书声,像山间溪水,叮咚叮咚地流淌,时而冬雷阵阵,像天上雷电,隆隆声中带着难掩的气势。
80首古诗词,有七言律诗,也有绝句,更有长达百来句的长诗。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舞台上只有李小风,他一个的作秀给众人一股视角的冲击,除了二小的小神童,他是第二个能一字不差背诵所有诗词的人,可与小神童的摇头晃脑不同,李小风的寓于感情、抑扬顿挫给众人带来更强烈的冲击。
半个小时,李小风停了,可当众人以为他要下台时,他却低下了头,沉默,死一般的寂静。
下一秒,他抬起了头,突然凄楚地念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一首颜真卿的《劝学》一刹那就触动了全场所有人的心!
()
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不正是李小风的真实写照吗?作为群孩中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这很显眼,让人惊讶,可当李小风念出这一首《劝学》时,所有人都能感到他心中的不甘!
众人望着他,发现一滴斗大的泪珠划过脸庞,他们一震,但紧接着,李小风突然以极其悲怆的声调,对着整个少年宫背诵出那首千古闻名的《劝学》。
是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悲怆的语气,激昂的腔调,此刻,李小风以不甘而愤怒的泪水诵背出这首原本很庄严的《劝学》!
众人都震住了,《劝学》大家都能读,可其中的道理,他们用一生也无法理解,可当李小风站出来时,所有人都能感到那股悲怆!
他以自身的实例让众人理解了《劝学》的真谛!
那一刻,少年宫里死一般的静,下一秒,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
李小风以惊鸿的一举瞬间就征服了在场所有评论员的心,他的泪水,他那饱满沧桑的神情,他那抑扬顿挫的情感,他那小小的天却有大大梦想的志气一瞬间就博取了所有人的好感!
会场接着是一段漫长的寂静,陪赛的老师静静地注视着那个紧握拳头的大男孩,而参寒的学生们则被悲伤的气氛感染,哭得很彻底。
比赛很快就结束,有了李小风那惊鸿的一场吟唱,几乎已是这次竞赛的巅峰,其他队伍背得再好,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不痛不痒。
()
在二小老师的插足下,李小风并没有获奖的资格,可当会场主持人将冠军的头冕颁发给小神童时,全场却是一片死寂,而当主持人以遗憾的语气表扬李小风时,全场却响起了激烈的掌声,那是对一颗不甘的生命毫不掩饰的赞扬。
李小风获取不到胜利,可他却赢得全场参赛者的心,无疑,他已经成功。
当天下午,他与另三名参赛同学回到市一中时,校长已经组织了全校师生欢迎他们,握住李小风的手,校长只是道了一句:“后生可畏。”
第十四周时,李小风顺利地换掉了桌面上的那套已经翻得泛黄的课本,三年级的教科书有六本,再加上几本习题。仿佛已经熟能生巧,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背熟了语文课本与英语课本,可这次,他却不想再停留在字面的背诵上,他开始追求有实质性的内涵,也就是老师说的中心思想与诗中灵魂。
他开始查资料,开始翻动那本厚重的词辞,开始为了一个人物而泡三四天的图书馆。他也不再埋头于小小的房间里,他试着走了出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才真正地理解那篇《风》歌颂的原来是美好的春天,除此之外,他还到了四川蜀山去,攀登上了悬崖,他才真正地理解李白那篇杰作《蜀道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