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十里送别(下)(2 / 2)
看他这段时间对你的顾念,可见其并非是无情无义之人,所以,你要相信他,相信他终会为了你和宝宝,选择他早该做出的选择!”
“嗯,徒儿知道啦,徒儿会坚强的等待那一天到来的!”
“这就对了嘛,乖,这么大的人啦,怎么还哭的像个小孩子似的!还有,你已经是有了宝宝的人啦,现在不但要为你自己,也更要为你腹中的幼小生命着想啊!”
“嗯,多谢师尊教诲,徒儿知道怎么做啦!”
不知经过多长时间,浑身衣衫早已被濛濛水气浸个通透的那青年男子忽的神情一动,朗声开言道:“既已离去,何必回转。想不到道信和尚还有如此雅兴,竟又来陪伴小子谈佛论道!”
一把洒脱真挚,随性率真的苍老声音传来道:“痴儿,痴儿,竟伫立如此之久,方发现老秃的到来,情之一字,真是误人不浅啊!”
“那是和尚对小子并无半点杀意,否则以武者对杀气的超常灵觉,小子又焉能不知和尚你已陪伴我这凡愚之人静立良久!”
说话间,总是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样子的禅宗四祖道信显身于距自己丈许间的道左路边。
他又回到这里做什么,不会是……
只听道信再度开言道:“‘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小子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吗?”
虽猜度不出其去而复返的用意何在,但我还是沉声答道:“客尘即指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实谛而言,众生心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却因忘境现象纷沓,忘执忘着而心生烦恼。故《维摩经》中有云:‘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道信有点穷追不舍的意味道:“那‘情未尽’又是何意呢?”
“‘情未尽’,应是暗指菩萨以菩提心为本,不舍众生之意。不过,在这里,也许也有谕指小子对妃暄难以忘情之意。”
状极欢畅的大笑数声,道信欣然问道:“那最后这半句又是何解呢?”
“最后半句应是指参禅者终于体悟到那本来而随缘放阔的任运境界,黄鸟飞鸣,花草闹春,真如实相处处彰显!”
“既然小子能有如此清楚、深刻的感悟,为何还放不下心中执着,俗世执念?
须知,以梵斋主的个性,你同妃暄小丫头是绝对不可能有结果的。既然明知无有可能,又为何不顺其自然,脱离苦海,逍遥自在?
小子是老秃见过的最具有慧根灵性的青年男子,以你所见,所知,所闻,所觉,若是身入佛门,必可将禅宗发扬光大,普惠世人。只要你同老秃一起参禅礼佛,老秃可代先师收你为关门弟子,并立即接掌禅宗衣钵,小子意下如何?”
不会吧……本来还以为自己只是在胡思乱想,哪曾想到道信竟真的是回来劝诫自己,并希望收而为徒的,而且还是代他先师收徒!
摇头苦笑之后,我将嘴角一直未曾擦拭的血迹擦干,坚定异常的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小子同妃暄之间虽必然有诸多波折与磨难,但只要此心不二,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守的云开见光明的!”
道信无奈叹道:“人力有时而穷,既然老秃已竭尽全力仍不能度化到小子你,岂能再行唠叨不休?缘之一字,妙不可言,希望你我还能有缘相见,后会有期!”
来的洒脱,走的自然,转眼间,四祖道信已是踪迹皆无。
可是,他如此去而复返,难道就只是单单为了开解自己,继而令己成为禅宗传人吗?
(注:《雨霖铃》词牌名,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