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乡亲们,总督大人免了咱们两成捐税,已经是天大的恩德,这贱人不知报恩,反而辱骂上官,拒不纳捐。乡亲们,咱们可都是安善良民,若不是这宋葆贞挑唆,咱们怎么会违反国家法度哇?如果不是大人开恩,咱们都很掉脑袋呀!乡亲们,你们不恨这贱人吗?还愣着干什么?都来惩罚这个无父无君的贱人哪。”
总有那么些人恬不知耻,他们受了官家的银子,生怕没有在官府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悔过之意,扯着嗓子喊叫,希望周围的百姓都同他们一样向葆贞下手。
最开始没有人反应,他们又点着名叫人:“狗剩子,侯二毛,那会儿跟着宋葆贞抗捐,你们嚷嚷得最凶,这个时候还不出来,你们是不是心里头不服哇?”
“赵四虎,你那会儿跟着宋葆贞说什么来着,这会儿都忘啦?”
“牛二强,胡之奎,还有你……”
乡民们起初对他们折磨葆贞充满了蔑视、后来开始变成对葆贞的怜悯,再后来又有些人开始接受了他们的说法。那些被点到名字的人,开始担心自己成为官府下一个砍头的目标,于是向台上走去。
百姓们是最容易受人影响的,一但有人站出来,就会有人跟上,而不管那事情是对还是错。而跟着跑的人越多,团体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个人的判断力也会跟着改变。
这便是从众心理,滚雪球效应。当初跟着宋家父女闹抗捐,他们便是看到拒不交税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自己便随大溜儿跟着干,现在把一切罪过都推在宋葆贞的头上,他们再一次随大溜儿去折磨她。
他们开始后悔自己曾经跟着宋葆贞抗捐,自己可以从牙缝里再挤出那几两银子的,自己至少还可以借到高利贷,用不着象苏老汉那样寻自尽的,为了什么要跟着别人抗税呢?
对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的后悔,变成了对领着他们抗税的宋葆贞的怨恨,而怨恨又使他们把真正的罪恶当成了义举,他们开始在葆贞的身上实施报复,仿佛只有让她痛苦,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
几个人的行为最终又变成了成百上千人的行动。
葆贞此时才真的惊愕了。
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那些曾经那么爱戴她的乡邻们面色苍白地走过来,发了疯一般每人在自己娇嫩的身子上捅一锥子。她已经不知道疼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丧心病狂。
宋葆贞从没有这样绝望过。她曾经为他们甘受拶指酷刑,今天又为给他们讨公道而捐弃生命,她曾经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他们应该感谢她,应该为她的英雄行为而喝彩,至少应该为她的死而流泪。
她确实看到他们流过泪,那是在她刚被押出公事房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快他们就变了,难道自己所作的一切都错了吗?天啊,这世上究竟有没有天理呀?!
她愣愣地看着天,眼泪扑簌籁地流下来,终于哭出了声儿。
张有财到底看不下去了,他从没有象今天这么“勇敢”过,他掏出一把连夜打制的牛耳尖刀,一边高声叫骂着,一边推搡着不断涌上来的众人,挤到姑娘的面前。
↑返回顶部↑